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成功申办第九届国际环境放射性会议(ENVIRA 2027)
近日,在波兰召开的第八届国际环境放射性会议组织了下一届会议主办方的遴选,由于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在放射性核素的高灵敏分析和环境放射性研究方面的国际影响力,被选为下届会议的主办单位。日前环境放射性国际委员会正式通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获得第九届国际环境放射性会议(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Radioactivity,简称 ENVIRA 2027)主办权,侯小琳研究员任会议主席,会议定于2027年9月12-17日在中国西安举行,本届会议的申办成功,标志着我国在环境放射性研究、监测、防控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获得国际同行高度认可。届时将有来自全球各地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及政策制定者齐聚西安,就环境放射学领域最前沿的问题展开讨论。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环境放射性分析、放射性生态等领域的发展,加强与国际同行的密切交流,提升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影响力。
国际环境放射性系列会议是环境放射性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每两年举办一次。会议旨在汇集全球学者,交流环境放射性研究的前沿进展,涵盖陆地与海洋环境放射性、核事故影响评估、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放射生态学等主题。2021年,希腊Aristotle大学曾主办第6届环境放射性国际会议,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曾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国际环境放射性期刊等协办了这次会议。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具有多年开展环境放射性分析及其环境影响研究的经验,加速器质谱中心主任侯小琳研究员长期开展放射分析与环境放射性研究,组建了核环境安全研究中心,带领团队建立了国际一流的重要人工放射性核素的高灵敏分析和源项甄别技术,在环境放射性调查和环境过程示踪研究取得突出的成果,为本次申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ENVIRA 2027 将设置放射性核素环境示踪研究、大气放射性传输与扩散、陆地与海洋环境放射性研究、环境放射分析化学、放射性监测新技术与质量管理、核设施退役与环境修复等10个专题。。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经过两次不懈的努力申请到主办ENVIRA2027,这是全球环境放射性最高级别会议首次在亚洲举办,改变了该系列会议长期在欧洲举办的格局,表明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水平和成果已获得国际同行认可,举办该会议将显著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加深我国与国际间相关领域的多方合作,促进交流。
会议网址:https://icer9.casconf.cn/(近期即将发布)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