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我室综述近2000年沉积物记录的中国区域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对“人类世”确立的参考意义
近数十年,人类活动深刻地干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自身也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有学者提出当今的地球系统的状态已不同于全新世,应该处于一个新的地质时代——“人类世”,强调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程度已和自然...
2022-09-01
我室利用中国黄土多尺度东亚冬季风记录预测其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变化
东亚冬季风环流对东亚地区气候和天气变化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影响。如果能将东亚冬季风地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应用到现今和未来气候变化的预测方面,将能弥补器测记录长度不足的缺点,从更长、更多时间尺度视角对...
2022-08-25
我室在黄土高原水文气候变化及干旱事件起因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黄土高原位于中国北方中部,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干旱是黄土高原面临的最具影响的气候挑战之一。大量研究表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黄土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干旱化趋势显著,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这一广大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担...
2022-08-22
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我室在海洋大气新粒子生成机制方面取得新认识
海洋气溶胶是全球大气气溶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制约气候模型预测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海洋大气气溶胶主要通过飞沫(sea spray aerosol, SSA)和新粒子生成(new particle formation, NPF)两种途径产生,后者是海...
2022-08-04
我室在全球变化下土壤有机碳和微生物多样性关系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遗传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生态系统地下碳(C)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活性氮通过大气沉降的方式进入陆地生态系统,可有效缓解地上植被的氮限制,促进植物生长,增加植物生物量。然而,...
2022-08-01
我室在太阳光驱动CO2资源化利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大量CO2,加剧全球变暖。我国已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我国有完善的甲烷运输通道及终端使用设施,通过太阳光驱动CO2转化为甲烷实现资源化利用,具有巨大的...
2022-07-26
我室在常温空气催化灭菌方面取得进展
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生物,能够附着在大气悬浮颗粒物上,随呼吸进入人体,引发传染性疾病。传统的紫外线、臭氧、等离子体和化学抗生素剂等灭菌技术,能耗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限制了在实际中的应用。常温催化灭菌,常温...
2022-07-19
我室揭示黄河源头风化和CO2消耗过程的季节变化
地质时间尺度上,硅酸盐岩的风化通过吸收大气CO2的方式进行,在调控全球气候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从而提供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宜居地球环境。但是,影响硅酸盐风化速率的控制机制(气候驱动或构造控制?)从上个世纪以来...
2022-07-18
首页
36
37
38
39
40
尾页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 2025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ICP备11001760号-4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邮政编码:71006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