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
我室揭示南源放射性碘-129向藏东南的入侵路径
碘-129(129I)是人类核活动的重要示踪核素,其高挥发性和长半衰期使其在环境放射性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青藏高原作为“亚洲水塔”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其环境中是否受到南亚核活动排放129I的影响,长期以来缺乏...
2025-06-06
我室在秦岭开展首个基于树轮蓝光强度的温度重建
温度变化历史重建对于理解气候演变历史、把握气候现状及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树木年轮定年精确、分辨率高,是重建历史时期温度变化的重要自然载体。作为近二十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树木年代学指标,树轮蓝光...
2025-06-03
我室揭示黄土洼古聚湫坝地水分动态特征及对沟道坝地高质量建设的指示意义
打坝如修仓,拦泥如积粮,村有百亩坝,再旱也不怕。长期以来,淤地坝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和农业生产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黄土高原淤地坝建设思想来源于古聚湫,即自然山体滑坡堵塞流域出口形成的堰塞湖,堰...
2025-06-03
我室在珊瑚
239,240
Pu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在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准确评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转化行为,及其对生态系统的辐射安全影响,揭示人工放射性核素对气候系统的响应变得至关重要。我国南海不仅受全球大气核武器试验沉降的广泛影响,美国太平...
2025-06-03
我室在锂同位素示踪黄土后生过程和地下水影响取得进展
黄土作为记录地球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天然档案”,其组成与东亚季风强弱、后生淋滤及地下水活动等密切相关。如何精准示踪或者量化水-岩相互作用对利用黄土反演气候环境变化,是学界亟待解决的难题。锂(Li)是非传统稳...
2025-05-30
我室揭示中亚过去8万年来的沙尘活动变化历史
沙尘活动是自然界的常见现象,沙(粉)尘堆积成为气候与环境变化的 “天然档案”。中亚地处欧亚大陆腹地,作为亚洲干旱核心区,其沙尘活动对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全球大气环境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尽管前人已借助黄土...
2025-05-26
我室在关中地区颗粒物元素碳质量吸收效率及直接辐射效应评估方面取得进展
关中平原地形复杂、排放密集,区域输送与本地排放共同驱动频繁污染事件。准确识别PM2.5来源对制定有效的环境与气候政策至关重要。区域输送显著影响PM2.5各污染源的贡献结构,进而影响地方减排措施的科学制定与实施。P...
2025-05-09
我室揭示纤维素酶主导凋落物输入变化下的土壤呼吸响应特征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显著改变了凋落物(自然界植物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新陈代谢产物,比如散落在地表面上的死亡和分解的植物枯枝落叶)的数量和质量,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土壤向大气释放碳的最大通量。然而,凋...
2025-05-09
首页
1
2
3
4
5
尾页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 2025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ICP备11001760号-4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邮政编码:71006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