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科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暨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2020年度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2020年11月11-14日,由中国科学院第四纪科学与全球变化卓越创新中心依托单位地球环境所主办的卓越中心暨中科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亚太多尺度气候环境变化动力学”2020年度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中心咨委会委员、...
2020-11-27
树轮稳定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我国东北升温晚于北半球平均升温时间但升幅更高
我国东北地区生态系统对温度变化极其敏感,近年来的升温已导致永久冻土部分融化、生长季延长、树木大量死亡等一系列生态危机。较短的器测资料导致我们对于升温的起始时间还认识不足,而以工业化革命以来的强烈升温作...
2020-11-16
Nature Communications: 亚洲大陆气候在3400万年前南极冰盖扩张时的气候变化
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渐新世气候转型(Eocene–Oligocene transition)是新生代气候演化过程中最显著的变冷事件之一,它伴随着南极大陆冰盖的出现,标志着地球从两极无冰的“温室地球”转变成了南极有冰的“冰室地球”...
2020-11-02
Earth-Science Reviews:中布容气候两阶段转型及其对中更新世人类分异演化的环境调控
寒冷的冰期与温暖的间冰期交替变化是第四纪气候的显著特征。冰期时,全球变冷,南北半球高纬度冰盖大幅扩张,海平面降低。间冰期时,全球变暖,两极冰盖消融,海平面上升,万物复苏。当前人类正处于一个异常温暖的超...
2020-11-02
我室揭示人为黑碳气溶胶及温室气体对亚洲季风影响的不同机制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及气溶胶含量的增加是造成人类世气候和环境显著变化的重要强迫因子。黑碳气溶胶作为大气溶胶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产生于化石燃料和生物质燃料燃烧过程。它可直接通过吸收可见光到红外...
2020-11-02
我室揭示冰期-间冰期流域侵蚀风化与印度夏季风同步变化
地表岩石/矿物风化被认为是维持地球宜居性和不同尺度碳循环平衡的关键因子,是系统地球科学和地表地球动力学领域研究的重大基础理论前沿之一。但是,岩石风化与高原隆升、气候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直存在诸多争论,特...
2020-10-13
我室研制“14C-AMS快速在线分析系统”获得成功
随着AMS(Accelerator Mass Spectrometry加速器质谱仪)技术的发展与推广,使得14C广泛应用于地质学、环境科学、考古学、生命科学、海洋科学、宇宙化学等领域。除传统14C年代学外,近年来各国政府普遍面临放射性核素...
2020-10-12
我室揭示青藏高原热源异常对亚洲沙尘循环年际变化的调节作用
青藏高原作为被抬高了的热源对区域大气环流、水循环以及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观测及模拟研究都表明,青藏高原地表感热作为高原春季热源的主要贡献者,对包括南亚和东亚夏季风环流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一些线...
2020-10-12
首页
51
52
53
54
55
尾页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 2025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ICP备11001760号-4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邮政编码:71006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