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首 页
概况简介
实验室简介
现任室领导
历任室领导
历史沿革
人才队伍
院士专家
研究员(正高工)
副研究员(高工)
研究方向
科研成果
论文
专利
获奖
科研平台
开放运行
开放基金
规章制度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科研进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科学家通过洞穴石笋揭示山东中部森林采伐历史
评估历史时期人为因素对区域植被的影响,有利于更好的认识人类世环境变化,对改进植被-气候模型也具有重要意义。山东地区的人类活动由来已久,历史时期其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中原地区的粮食供应地,...
2020-10-10
研究揭示大气老化过程会增强生物质燃烧细颗粒物的氧化应激
大气细颗粒物(PM2.5)暴露对人体健康具有显著的副作用,能够提高呼吸道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近几十年来,尽管国内外学者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对大气颗粒物细胞毒性和致癌潜势等研究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有关气溶胶...
2020-09-17
我室揭示中亚伊犁盆地黄土记录的全新世湿度变化
中亚地区全新世干湿变化是古气候学具有争议性的前沿科学问题。在全新世亚轨道(这里指多千年)尺度上,来自于中亚石笋、湖泊、黄土等载体的干湿变化结果,有的显示与亚洲季风区同步,也有的呈反向变化,妨碍了对其动...
2020-09-07
N
2
O
5
非均相水解反应对日间硝酸盐生成的模拟评估
五氧化二氮(N2O5)是对流层大气化学过程的关键物种之一,其在颗粒物表面的非均相水解反应是硝酸盐生成的重要途径。N2O5主要来自NO2和NO3自由基的化学反应,由于日间NO3的光解反应较快且NO3能够被NO快速消耗,使得日间...
2020-09-07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 地环所分队黄土组科考任务圆满完成
因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研究任务一《西风-季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子专题《末次间冰期以来西风-季风演化规律和机理》的需要,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科考分队黄土组一行9人于7月16...
2020-08-31
我室首次报道了中亚黄土中蜗牛化石的古气候研究意义
基于不同地质载体,已有多种不同的气候代用指标被用于中亚地区的古气候研究。然而,相对与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该地区除了孢粉记录研究较多外,生物指标的研究相对匮乏。陆生软体动物——蜗牛是第四纪黄土沉积中最为...
2020-08-31
中亚黄土研究组在北天山山麓黄土来源方面取得新认识
尽管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在中亚黄土的年代学与古气候重建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但该区黄土的来源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有待于进一步探索。最近,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亚黄土研究组...
2020-08-27
我室在黄土高原自然和人为植被恢复模式下小流域产水能力和产水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水资源平衡和土壤侵蚀问题是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两个核心的科学问题。大量研究表明,随着近20年来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黄土高原的大规模实施,黄土高原土壤侵蚀显著减弱,河流泥沙明显减少,但黄土高原的产水能力也显著...
2020-08-24
首页
51
52
53
54
55
尾页
查看更多
版权所有 © 2025 黄土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陕ICP备11001760号-4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7号
邮政编码:710061
TOP